幼兒游戲案例分享:有趣的輪胎
《幼兒游戲案例分享:有趣的輪胎》可能是您在尋找幼兒園中班案例分析過程中需要的內容,歡迎參考閱讀!
1游戲來源:根據《3-6歲兒童學習發展指南》中指出幼兒階段是兒童身體發育和機能發展極為迅速的時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樂觀態度的重要階段。發育良好的身體、愉快的情緒、強健的體質、協調的動作、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兒身心健康的重要標志,也是其他領域學習與發展的基矗而操場邊上的輪胎,雖然是生活中的廢舊材料,不僅環保而且能鍛煉幼兒多方面的綜合能力,對于幼兒動手動腦的創新能力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在最早投放時小朋友都很愛去“玩滾輪胎比賽”的游戲,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小朋友玩輪胎的興趣漸漸少了。因此為了重新激發他們玩輪胎的興趣,我在網上查閱了資料,也反省了之前的教育方式,準備更換了一種自由探索的方式,發揮小朋友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讓小朋友自己去嘗試玩法,制定規則,從多種方式嘗試著玩,加入新的材料進行新的游戲。最后分組分工自主選擇材料,自主搭建。不僅自己玩,還邀請小弟弟小妹妹們一起玩。
2預期目標:
1.幼兒能喜歡玩輪胎,在活動中能體驗到愉悅的情緒,團結合作帶來的成就感。
2.能感受輪胎的特性,并能利用泡沫棒,樓梯,木凳子,平衡木等低結構的材料去完成有創意的體育游戲設計。
3.在活動中能鍛煉幼兒身體動作發展中走,跳,鉆,平衡,攀爬的能力。
4.培養同伴間合作游戲,遇到困難共同解決問題的能力,嘗試用觀察,探究,實踐等科學的方式去解決設計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3游戲材料:
1.基礎材料:輪胎若干
2.輔助材料分四個階段投放:
(1)第一階段:投放泡沫棒,玩打地鼠的游戲
(2)第二階段:投放較小體積的材料奶粉罐,泡沫積木等嘗試進行一些創意混搭玩法。
(3)第三階段:投放較大體積的材料如樓梯,平衡木,木凳子,攀爬網等,進行大型搭建創意玩法。
(4)第四階段:幼兒自主選擇材料,如,木凳,木梯,墊子,平衡木,奶粉罐等。小組合作繪畫草圖,再進行分工搭建。
4游戲玩法:
1.自由探索玩輪胎
2.小組合作進行創意搭建,并創新玩法。
3.小組討論自由選擇材料并畫出輪胎擺放分布圖,并根據圖紙進行合作搭建擺放。(一)游戲的推進:輪胎放在操場的一角,但是幼兒很少單獨的時間去多方面的了解、探究它的玩法。因此小朋友們開展就一次關于主動探究輪胎玩法的游戲活動。首先針對輪胎本身,請小朋友先觀察再單個探索到雙人再是多人的團隊協作的體能活動。
(1)第一次游戲推進
A.觀察:小朋友一開始每個人一個輪胎進行嘗試,一些簡單的玩法,他們進行了跳,走,鉆,滾,等單一的玩法之后,再老師一直鼓勵地提示下“還可以怎樣玩才能更好玩呢?”豪豪馬上說:“老師快看我?!彼R上坐進了輪胎,身體開始彎曲,然后再平躺,儼然一副仰臥起坐的姿勢埃然后我又問道:“這個仰臥起坐很有創意,你還可以怎么玩才能更有趣呢?”他晃了晃頭,眼睛一轉,說:“還有這樣?!比缓笏团榔饋?,把輪胎豎起來鉆進輪胎,來回地轉。接著我說“非常棒!現在你還可以和你的朋友一起玩不同的花樣嗎?”,然后他就找到了君君一起玩,一人躺在輪胎上另一人拉的游戲。有些小朋友看見了,也都開始嘗試兩兩合作,站在輪胎上互相抱著,不讓隊友掉下去,還有互相推看誰先掉下去,或者還有兩個小朋友坐在輪胎上用腳搭橋玩,還有一起坐進去拍手玩。接下來,我又說“小朋友們還可以找更多的小朋友一起玩嗎?”接著小朋友自由組合進行合作搭建輪胎,一起玩,開始小朋友們只能擺一條簡單的直線進行走,后來漸漸地有了不一樣的玩法,幾個小朋友圍坐在一起玩了起來。
2.分析:在此活動中,小朋友們身體能力發展主要鍛煉到了走、鉆、爬、平衡。通過觀察小朋友們在初次進行探索活動時,通常都是單個進行簡單重復的探索。在老師一次一次地提問和促進下,小朋友進行了多種創意玩法,還進行了兩個人和多個人的合作。在這一時期同伴合作的游戲形式更能促進小朋友們相互學習,教師的介入也避免了幼兒進行重復的低水平的游戲,提高游戲的難度。
3.材料調整:由于單獨玩輪胎時間較長容易變得枯燥,經過小朋友們的討論,他們想玩“打地鼠”的游戲,因此增添了泡沫棒。
4.指導策越調整:為了增加游戲的趣味性,讓小朋友們自己討論,增加了他們玩輪胎的興趣。(2)第二次游戲推進經過小朋友們的總結,他們覺得玩打地鼠的人太少了,想要用更多的材料和輪胎一起玩,然后他們尋找到了二樓泡沫積木和奶粉罐和輪胎一起玩。
1.觀察:因此威威和墨墨在剛開始拿到泡沫積木和奶粉罐時,會把它們都放到輪胎圈里,怕其他小朋友搶。我就拿起剩下的一些積木,開始在他們旁邊混搭著輪胎,隨意擺放了起來。威威看到了,忙遞給我一個泡沫說:“老師,這給你1我說“要不我們一起來搭一個有趣的輪胎積木吧1然后他們欣然同意,開始把泡沫放在輪胎上作為障礙。也有小朋友觀察到了,然后把奶粉罐的位置也進行了更多創意的擺放。游戲的趣味性也慢慢地展現出來。
2.分析:在此活動中,小朋友們第一次嘗試小組合作創意搭建的方式。但是由于小朋友們對于體積小的玩具和輪胎結合,還是第一次,經驗不夠,開始時還是以最初玩積木時的經驗,先占為己有。然后老師以游戲同伴的身份進行示范引導,慢慢地傳遞了一些簡單的輪胎和積木結合的辦法,漸漸地激發出幼兒的創造力。幼兒的語言發展能力及人際交往能力都有了一定的發展。
3.材料調整:小朋友們玩了一次以后覺得這樣的搭建太小了,不太好通過,有小朋友想到了我們混齡時用的樓梯。
4.指導策略調整:老師迅速的采納了小朋友的建議加入了第一種新的大體積的材料——樓梯,進行共同搭建。
(3)第三次游戲推進
在使用了樓梯的搭建后,小朋友逐漸地對大體積的材料與輪胎的混搭玩法產生了興趣,并提出了更多的建議,如加入操場邊的平衡木還有方凳。
1.觀察:小朋友們在加入新的大體積的材料——平衡木和方凳后,就有了更多的想法,琪琪開始很吃力地搬動一個平衡木,我立刻去幫助她,然后說“這個好重,你可以多找你的朋友來幫助你?。辈灰粫核驼偌搅颂焯旌秃坪啤翱靵韼臀野彷喬ァ保斑@個平衡木我怎么都放不進去。”當他們合力一起放進去時,小朋友們非常開心,第一次感受到了合作帶來的成就感。不久小朋友們之間的合作也越來越密切了。楠楠開始不滿足于幾個輪胎平放的搭建,開始加入更多輪胎的重疊。而在搭建中也出現了一些平衡和搖晃的問題,洋洋在走平衡木時發現了這個問題,腳踩住一端,平衡木會翹起來,這時他通過觀察和嘗試踩了幾次木板,看到對面的麗麗也準備過。突然靈機一動“請你先踩住,我過了也幫你踩。”這樣他們都通過了,還把他們的方法給其他的小朋友分享。他們分享后還特別開心,因為他們不僅合作成功,而且還把成功的經驗分享其他人,感受到了更多成功的快樂。倫倫在過平衡木時,覺得有一個點非常不穩,一直晃。他跳下來,按了按下面的輪胎,發現它有點軟,不太適合放在那個位置作為連接,他又看到了旁邊的小木凳,立刻拿起了木凳替換掉那個輪胎,然后再走上去,試了試,穩固多了。慢慢地小朋友們也不再是以小組為單位的合作,開始自發地把它們連在一起。然然自己給這個取了名字“真正的游樂園”,然后把它告訴了其他人。大家都覺得是,開心地一起呼喊起這個名字來。
2.分析:加入了大體積的材料后,幼兒在身體動作發展上有了新的一些技能發展跳躍,平衡,走,攀爬。從觀察中看出,教師提供材料的豐富與適宜性對于小朋友的創意搭建活動有很大地促進作用,在適宜的材料促進下,小朋友們會自然而然地增加合作,在不知不覺中,人際交往和團隊協作力都得到了提升。
3.材料調整:然然,突然提出想增加攀爬網,這樣增強了他們身體能力技能發展的豐富性和游戲的趣味性。
4.指導策略調整:尊重小朋友的意見,幫忙增添。
(4)第四次游戲推進
小朋友們為了搭建更好看,更好玩的樂園,墨墨提出來要把它畫在紙上再進行搭建。
1.觀察:這次小朋友們首先自由分組,并根據投票選出組長,再由組長選擇布置的區域,再在小組中分工。辰辰是小組長,他給每個小朋友發了一只水彩筆,還給他們分配了任務“兮兮,你來畫輪胎。軒軒你來畫樓梯,我就畫個奶粉罐在這里吧1隨后他們很快開始畫起了草圖。然后組長們在介紹了小組的輪胎布置分布后,就開始選擇材料并進行分工搭建了。只見默默一邊看著圖一邊煞有介事的指揮著大家:“睿睿,我們需要兩個輪胎,你和甜甜去搬吧!月月,我需要兩個方凳放這里。是重著的哦1大家開始一起合作搭建起來。但是搭建不久后,我發現威威和鋒鋒就開始自己玩了起來。然后我就問她們“威威,你們在玩什么呢?”他很開心的回答“這是我們的蹺蹺板。”“哦!這個蹺蹺板是不是太少了一點,你們可以和默默他們一起搭,做一個更大更好玩的玩具,好嗎?“他們想了想,點點頭開始和同伴們繼續搭建起其他的玩具。
2.分析:通過了幾次活動開展后,從幼兒開始慢慢的有了分工合作的意識,但是任務感還不是很強烈。容易被一些其他的材料分散注意力,教師在適當的時候進行干預和正向的引導,在這個時期,是非常有必要的。
4.材料調整:但是由于之前有泡沫棒來打過地鼠,所以有些小朋友也選擇了該材料但是會對小朋友的搭建活動并沒有很好的支持作用,因此后來我建議小朋友們用墊子,攀爬網和拱門替換掉了泡沫棒。
5.指導策略調整:在尊重兒童意愿的基礎上,根據幼兒開展活動時的情況,適時地給出我的建議去調整投放的材料。
延伸活動:
1.在幼兒已經有了玩輪胎一定經驗的積累后,在材料的選擇上還可以嘗試讓幼兒體驗輪胎和其他材料結合的效果的區別和差距,進行記錄,對于個別安全隱患,需要引導他們自己去檢查,個別材料進行替換。在任務的完成度及時間限制有明顯的提示與要求,增強幼兒的任務感,集體榮譽感。
2.還將針對搭建中的輪胎合理布置的問題,“能跑,能跳,能鉆,能爬的大玩具”拋給小朋友進行討論和思考,然后請幼兒選出既安全又好玩,布置也合理的方案。再進行分工創意搭建。
活動特點
該活動合理地應用低結構材料--廢舊輪胎,對于幼兒綜合能力的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在教學游戲中幼兒通過自己嘗試玩,到創新玩,再到自主設計玩不僅發揮了幼兒自身的主觀能動性,而在該活動中幼兒自發的跑、跳、走、鉆、爬。對于《指南》中指出需發展幼兒的平衡能力,動作協調、靈敏等都有很好的促進作用。而這也是幼兒體能活動探究式地學習進行了一次很好的嘗試?!吨改稀分兄赋鲇變和ㄟ^觀察,比較,操作,實驗等方法,學習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幫助幼兒不斷積累經驗,并運用于新的學習活動,形成受益終身的學習態度和能力。在活動組織過程中,教師嘗試了更多的方法,例如作為一個參與者對幼兒進行啟發式的教育。幼兒在該活動中能分角色,分配任務,共同合作完成搭建任務。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