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做游戲做什么樣的好_適合全員參與的游戲_游戲工作人員能不能參與游戲

進入你大腦的每一條信息,每一種感覺,記憶或是思想(包括每一個詞匯、數字、代碼、食物、香味、線條、色彩、圖像、節拍、音符和紋路)都可以作為一個中心球體表現出來,從這個中心球體可以放射出幾十、幾百、幾千、幾百萬只鉤子。每只鉤子代表一個聯想,每個聯想都有其自身無限多的連接及聯系。你已經使用到的這些聯系,可以被認為是你的記憶,你的數據庫,或是你的圖書館。當你閱讀這些詞匯的時候,你可能始終會堅信不疑,即包含在思維之中并閱讀著這些東西的就是一個數據處理系統,它比這個世界上所有最先進的計算機分析、儲存能力加起來還要出色。

——東尼?博贊《思維導圖》

復習周

近期,許多學校進入了復習階段。復習課,離不開對知識點的整理。每次單元學完,我都會讓學生去畫單元的思維導圖。而到了期中或者期末,我會再次要求學生對之前所學的所有內容畫成思維導圖。

游戲工作人員能不能參與游戲_員工做游戲做什么樣的好_適合全員參與的游戲

為了提高學生畫思維導圖的積極性以及畫圖的質量,可以引入游戲化的評價機制,讓畫“思維導圖”這件事變得“有趣”起來。

思維導圖是什么?

有標準嗎?

有人以為,思維導圖是沒有標準,是可以隨意創作的;也有人認為,思維導圖就是知識清單,或者畫畫。其實這些都是對思維導圖的一種誤解,我們首先要了解思維導圖是什么:思維導圖,英文是The Mind Map,又名心智導圖,也叫腦圖。可以對思維導圖四個字進行拆解,分別從四個方面去理解,如下圖所示:

游戲工作人員能不能參與游戲_適合全員參與的游戲_員工做游戲做什么樣的好

思維導圖是由世界大腦先生,世界創造力智商最高保持者東尼博贊先生發明創造的。那么它有標準嗎?是有的,東尼博贊對思維導圖制定了的六大核心要素,分別是:心(中心圖)、線(線條LINE)、詞(關鍵詞)、圖(圖像)、色(顏色)、構(結構)。

思維導圖的游戲化評價標準

什么是好的思維導圖標準?

為了讓學生們對畫思維導圖這件事“玩”起來,可以對每位學生完成的思維導圖作品進行評價。而對思維導圖作品評價并不是簡單粗淺的感性評價,如“我覺得這個作品好”“我感覺這個畫的很好”,這些都是感性層面的認識。為了引導學生更加理性的認識思維導圖的基本結構,懂得分辨什么是好的思維導圖,什么是結構不良的思維導圖,務必讓學生知道什么是“好的思維導圖”的標準,以這個標準去對自己的作品進行自評或者對其他學生的作品進行打分,選出個人心目中最優秀的作品。

因此,在讓學生評價之前,我會與學生共同歸納總結出好思維導圖的特征與核心要素:

(一)具備思維導圖的樣子:中心核心概念圖,從中心發散

一個好的思維導圖作品,首先要有思維導圖的“樣子”。我們布置思維導圖作品,學生往往繪制成知識點列表、手抄報等等形式。我們需要告訴學生什么是“思維導圖”,什么不是“思維導圖”,學生只有知道思維導圖的基本形式,那他畫的才能叫做思維導圖的作品。思維導圖發明人東尼博贊指出,思維導圖需要有一個核心概念圖,從這個核心概念圖出發,分散出許多分支,因為這樣的形式是符合我們大腦記憶存儲的形式,因此思維導圖才可以有效的存儲到我們大腦之中,思維導圖的正確形式也需要有這樣的基本形態。

(二)要有豐富的內容:有歸納總結提煉的內容

學生做思維導圖往往為了偷懶,只畫了框架,并沒有進行分支的拓展,也沒有一定的內容量,這樣的思維導圖僅僅只是個“花架子”。我們畫思維導圖的目的是為了歸納、整理、總結、提升,如果僅僅只是畫了個框架,起到的作用并不大,因此好的思維導圖作品是具有一定的豐富內容。

(三)具備合理邏輯順序:每個分支要有標題,且有一定的順序

好的思維導圖由中心圖發散出來,生成許多分支,且每一條分支都有它延伸的意義,都是具有“標題”,另外思維導圖是未來向他人呈現你的思想的,因此需要對每一條分支標出閱讀的順序,這樣的思維導圖才能稱得上具有“邏輯順序”的思維導圖,這也是為什么思維導圖能夠梳理邏輯關系,提升邏輯思維的緣故。

(四)要有豐富的色彩,豐富的圖形,整體呈現一定的美觀度

學生交的思維導圖作品往往是顏色單一,呈現純粹的文字導圖形式,這樣的作品并不是好的思維導圖。“思維導圖”的落腳點在于“圖”字,許多學生的傳統誤區以為是知識點列表,這是把思維導圖理解錯誤了。好的思維導圖往往是圖形多于文字,能用圖形表示的絕不用文字,能用多種色彩的絕不用單一顏色。為了提升記憶的效果,提升思維的加工深度,好的思維導圖應該是色彩豐富,圖形豐富,整體呈現一種令人舒服的美觀作品。學生學會賞析“美”的思維導圖作品,在一定程度下能夠提高學生的數學美感。

員工做游戲做什么樣的好_適合全員參與的游戲_游戲工作人員能不能參與游戲

思維導圖游戲化評價機制具體操作設計

思維導圖 “玩” 起來

所謂的思維導圖游戲化評價機制,指的是讓學生通過評價認識思維導圖,通過教師評價、學生自評、生生互評把思維導圖“玩”起來。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具體游戲化設計需要從設置評價量表、設置具體形式以及設置獎勵機制來著手。

(一)設置公正的評價量表

根據好的思維導圖應該具備的四個要素,設置四維度“好思維導圖評價量表”(如下表所示),從結構完整度、內容豐富度、邏輯合理度、美觀度去評價,通過量表去評價,可以使評價顯得更為客觀,結果更為公正。

表1:“好思維導圖”評價量表

項目

評分

建議

1.結構完整度25分

2.內容豐富度25分

3.邏輯合理度25分

4.美觀度25分

綜合評分

(二)設置評價的形式

1.紙質打分形式

評價的形式、方式多樣化,可能日常教學中使用比較多,或者首先想到的形式是紙質打分形式。

具體操作為:由老師精選出5-10副優秀作品,給每位學生發放好思維導圖評價量表進行打分,然后再統計出總分。

這種形式較為傳統,優勢是全員參與,讓學生經歷現實活動,積累數學的現實活動經驗。不過這種形式的弊端也很明顯,就是評價的效率比較低,首先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會占用課上的時間,或者需要專門用一節課來進行此種評價活動,另外統計的效率也很低,需要收集全班的評價表后,進行手工計算,排名,選出分數最高作品。這極大增加了教師的負擔,并不適合常態化使用。

是否有更高效率的方法呢?答案是有的,其實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這樣可以極大提高評價的效率,提供我曾經用過的兩個案例,僅供參考:

2.Q群的QQ相冊功能

我的具體做法是:先在QQ群創建群相冊,讓學生手繪思維導圖,畫好后通過手機拍照上傳到Q群的群相冊中。群相冊有點贊和評論功能,類似朋友圈,通過點贊數量去評選出最受歡迎的思維導圖作品。

適合全員參與的游戲_員工做游戲做什么樣的好_游戲工作人員能不能參與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