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個月150萬玩家:美少女游戲《心跳文學俱樂部》Steam爆紅,美國3人團隊開發
(點擊上方“”↑↑↑↑↑↑,訂閱微信)
美少女游戲,或稱原本是日本市場一種獨特的游戲題材,其最主要的表現形式是視覺小說,如今知名二次元IP Fate系列早先也起源于。由于套路化嚴重和售賣渠道單一,市場近年來并不景氣,不過近日卻有一款非日本廠商制作的走紅,甚至在一個月內收獲了超過150萬玩家。
這款產品名字叫做《心跳文學俱樂部》(Doki Doki Club!),由美國工作室Team 開發,Doki Doki意即日語心跳擬聲詞“ドキドキ“的羅馬音。Team 是一支初創團隊,規模只有3個人。游戲于2017年9月22日在制作組官網發行,有PC、MAC、多個版本,10月6日正式上線,游戲沒有中文,但有民間漢化補丁。《心跳文學俱樂部》采取免費游玩體驗全部內容形式,玩家可以自行選擇購買付費DLC,包含游戲音樂與壁紙的粉絲包(Fan Pack)。
根據 Spy數據,游戲上線以來,其擁有者數量持續增長,不到一個月玩家數就已經達到150萬,增長曲線堪比《絕地求生》。同時,Team 沒有進行任何推廣,游戲完全依靠玩家口口相傳,以及、B站等網紅主播自發安利。同樣根據 Spy提供的信息,《心跳文學俱樂部》在上單日最高有83萬名觀眾;國內B站UP主老番茄、中國Boy等制作的相關視頻,平均點擊量也超過30萬次。
值得注意的是心跳游戲怎么玩,《心跳文學俱樂部》也是Team 的處女作。其吸引玩家源于游戲本身反套路、略帶驚悚的特質,游戲表面上是一款模擬美少女戀愛的爛俗,實際卻是打破第四堵墻的元游戲(Meta )。
反的
在游戲的官網當中,Team 直白表示,《心跳文學俱樂部》“不適合兒童以及容易受到驚嚇的人“。這則通常出現在恐怖游戲當中的溫馨提醒,實際定下來游戲的整體基調。
玩家進入游戲后,開始感受到的氛圍與一般并無二致,四名屬性各異的女主環繞在玩家扮演的男主周圍,陽光元氣的青梅竹馬紗世里()、黑長直御姐優里(Yuri)、金發傲嬌萌妹夏樹(),以及觀感上最為普通的優等生莫妮卡()(唯一歐美名字已經提前預告莫妮卡不普通)。每個人都對男主暗含情愫的設定,也屬于尋常當中被嚼爛了無數遍的梗。
即便是后來劇情推進到交換詩歌,優里與夏樹產生沖突、男主在青梅竹馬與黑長直之間搖擺導致修羅場,在近幾年的中都不算是新鮮的設定。不過,隨著一周目(首次通關流程)接近尾聲,游戲以青梅竹馬的意外自盡慘死,這種出乎絕大多數玩家意料的方式結局后心跳游戲怎么玩,故事才真正展開。
當玩家心中嘲笑游戲男主嘟囔這不是游戲無法重來、自責沒有拯救紗世里,準備二周目打出一個完美結局(Good End)時,進入游戲卻發現,紗世里整個角色都被刪除了,原本標題界面紗世里的位置,被莫妮卡以及其他雜亂的立繪填充。在二周目的游戲過程中,紗世里立繪調用也變得一團糟。玩家這個時候才意識到,一周目死去的角色,就真的在游戲中死去了。
什么樣的角色能刪除電腦文件
制作組的惡意遠沒有結束,當玩家調整心情,準備更換攻略目標,劇情在不受控制的情況下持續暴走,背景音樂開始變調、界面不時卡頓快進、角色的立繪開始被扭曲抹黑、人物對話也開始有明顯的修改痕跡。莫妮卡作為此時的幕后黑手開始浮出水面,在部分選擇環節,莫妮卡還會控制玩家鼠標無法上移至其他角色,到最后甚至直接將所有選項都修改為莫妮卡,讓玩家只能選擇自己。
在除莫妮卡以外的角色都在被修改、暴走、被刪除死亡后,游戲進入第三周目,也同樣迎來終結,莫妮卡向玩家傾述愛意與不甘,囚禁玩家扮演的男主要求永遠在一起。劇情至此陷入僵局,玩家存檔也被刪除。在退出進入多次游戲后,玩家能從與莫妮卡的對話過程中得知解決方法:直接在電腦中找到游戲路徑,刪除莫妮卡的角色文件。
再次進入游戲后,一切回復如初,標題立繪只是缺少了莫妮卡。玩家按照繼續進行游戲后,終于體驗到了正常游戲流程。不過好景不長,其他角色也有變成下一個莫妮卡的跡象。之后被刪除的莫妮卡醒悟,并接管游戲,強行來到結局。在最后莫妮卡獻給玩家的歌聲中,致謝名單顯示的游戲CG圖被一張張刪除。游戲最神來一筆的地方開始呈現:直接報錯跳出。當玩家退回桌面時心跳游戲怎么玩,會發現整個游戲都被莫妮卡刪除了。
至此,游戲流程結束,玩家想要重玩就必須再次下載游戲。同時游戲還有刪除個別角色文件,以及隱藏結局玩法,在此不做過多贅述。
當玩家回頭去游戲官網或者頁面查詢其他蛛絲馬跡時,會發現,游戲早已在介紹時就已經開始,完全打破了玩家對尋常甚至時普通游戲機制的認知。
打破第四堵墻
《心跳文學俱樂部》是一款典型的打破第四堵墻( wall)的元游戲。首先解釋第四堵墻概念,第四堵墻說法源自話劇,指舞臺一般寫實場景只有三面墻,最后一面看不見的第四堵墻隔離觀眾與表演者。直觀而言,當表演者嘗試與觀眾互動,這種行為就被稱作打破第四堵墻。
打破第四堵墻在影視、游戲層面已經有諸多應用,比如美劇《紙牌屋》男主“下木“常常若無其事拋開劇中其他角色,與觀眾交流吐槽,口碑游戲《傳說之下》則常常直接戲耍玩家各種小心思,甚至直接嘲諷。
元游戲概念近年來流行于獨立游戲界,指通過任何行動、方法、策略,以及外部影響超出游戲限制和規則之外。或直接代表游戲之外的世界。
用不大恰當的比方,比如漫畫來說,打破第四堵墻意味著漫畫角色知道自己是漫畫角色、并嘗試和正在觀看的讀者搭話;元游戲好比漫畫角色跳出原有世界觀,不按規則形式胡來,反抗預設使劇情崩壞正是其中之一。這兩種元素的結合在美漫角色死侍身上都有較好的體現。
《心跳文學俱樂部》女主莫妮卡知道自己是一款戀愛模擬游戲的AI,直接跳過游戲角色向玩家傾訴愛意是打破第四堵墻;因為沒有自己的攻略線路,篡改其他角色性格、并將她們悉數刪除是元游戲。
無論是打破第四堵墻、還是元游戲,其所起到的效果都是超出玩家意料。在原本套路化的劇情設定當中,給予玩家新鮮感。
玩家想要的不是滿足
從近來慢慢從小眾中流行成為主流虐心游戲可以看出,玩家對于現代游戲過于簡單和套路化的耐受度正越來越高,超出玩家預料的產品鮮有,卻往往可以成為一匹黑馬。無論是PC端《黑暗之魂3》、《和班尼特福迪一起攻克難關》的走紅,還是手游端如《媽媽把游戲機藏起來了》各式搞怪游戲的流行,都預示著玩家對游戲的需求已經從簡單好玩,變成了“使我驚喜“( me)。
游戲開發者與玩家的關系,已經不再是掌握流水線的工廠和渾渾噩噩的用戶,而是高端服裝定制店鋪與明確自身需求的消費者。游戲也不單只是承擔娛樂玩家的作用,而是繞過玩家心理防御機制誘導玩家審視自我、甚至促進自省。
用戶的評價最直觀反應了這種超出預期之外的“驚喜“的效用,不少玩家開始思考每個爛俗角色設定背后的含義,并展開了一系列思辨,遍歷評論區,不乏能看到一些涉及哲學含義的自我反思。
在眾評網站上,《心跳文學俱樂部》媒體和玩家評分分別達到90分(百分制)和9分(十分制),甚至有媒體將之稱為有史以來最佳的視覺小說之一。
玩家情緒表達會更加強烈,從游戲沒有官方中文卻沒有任何聲討就能看出玩家的喜愛程度,上《心跳文學俱樂部》4.8篇評測有97%都為好評,有用戶則直接推崇《心跳文學俱樂部》為2017年度最佳游戲。
總體來說,《心跳文學俱樂部》優秀的口碑和免費的價格,足以說服更多玩家一探究竟,并因此形成病毒式傳播效應,如果不是題材過于小眾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傳播,《心跳文學俱樂部》一個月時間或許還能取得比150萬玩家更好的成績。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