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記者 仲茜/文 趙杰/攝)中國古代兒童都喜歡玩什么游戲?哪些游戲又常出現在古詩詞中?3月6日,現代快報小記者走進南京圖書館十德堂,聆聽南京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俞香順教授開講《古詩中的兒童游戲》。原來,中國古代兒童常玩的游戲豐富多彩,四季不同。而與現代孩子喜歡的洋娃娃、機器人、樂高不同,古代兒童的游戲更加貼近自然、貼近生活,很多與田間勞動結合緊密,可謂是“益體又益心”。

古代游戲有哪些_古代游戲有什么特點_古代有什么游戲

【有趣】花朝節、撲蝶會,兒童游戲一年四季各不同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薄盎h落疏疏一徑深,樹頭新綠未成陰。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彪m說中國古代詩歌是“成人本位”,反映的大多是成人的情感和世界,但兒童作者、兒童題材、兒童視角的作品也有不少。3月6日,做客南圖十德堂“國學圖書館”的俞香順教授,就特別梳理了中國古代詩歌中與兒童有關的詩歌作品。“原來,古詩中記錄的兒童游戲還真不少,而且稍作歸類你會發現,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兒童玩的游戲各不同。例如在春天,古代兒童喜歡采花、撲蝶、放紙鳶,釣魚、捕蟬、吹竹笛……”

古代游戲有哪些_古代游戲有什么特點_古代有什么游戲

△南京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俞香順教授

俞教授介紹說,古代春季還有花朝節、撲蝶會這樣的風俗、節日,供大人和小孩一起玩耍。“撲蝶”是古代流行的春季游戲。南北朝時期的《荊楚歲時記》就記載說:“長安二月間,士女相聚,撲蝶為戲,名曰‘撲蝶會’?!彼未娙藯钊f里在《誠齋詩話》寫道:“東京(開封)二月十二日曰花朝,為撲蝶會?!边@其中,“花朝”就是花朝節。后來的南宋都城臨安(杭州)也沿襲了這個風俗。此外,《紅樓夢》中也有撲蝶。

到了夏天,采蓮、戲水、垂釣,更是常見。白居易的一首《池上》,將偷采蓮蓬的小娃寫得惟妙惟肖?!靶⊥迵涡⊥В挡砂咨徎?。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胡令能的一首《小兒垂釣》,也是將小孩子釣魚沒有經驗的可愛樣子記錄下來。“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p>

秋天到了,孩子們最愛促織?!爸袃和舸倏?,夜深籬落一燈明?!薄按倏棥本褪求?,俗名蛐蛐?!疤舸倏棥?,就是用條狀物或有尖的東西撥開或弄出來捉蟋蟀,“挑促織”也是兒童喜歡的項目,姜夔《齊天樂》詠蟋蟀云:“笑籬落呼燈,世間兒女。”但古代斗蛐蛐,可不是僅僅是兒童的專利,不少大人也喜歡。

冬天里,冰雪自然是兒童游戲的好道具。“稚子金盆脫曉冰,彩絲穿取當銀鉦。敲成玉磬穿林響,忽作玻璃碎地聲?!睏钊f里的《稚子弄冰》就是代表作。詩中孩子弄冰的場景,充滿了樂趣:將冰塊提在手中,輕輕敲打,冰塊發出穿林而過的響聲,當欣賞者正醉心于那穿林而過的響聲時,忽然聽到了另一種聲音——冰塊落地,發出了玻璃破碎的聲音。

古代游戲有哪些_古代有什么游戲_古代游戲有什么特點

【有益】親近自然、結合勞動,兒童游戲益體又益心

除了好玩的四季游戲,古詩中還有一類兒童游戲,是牧童和農家兒女常常喜歡做的事情,他們常常把游戲與田間農事結合在一起。例如,“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薄肚Ъ以姟防镆彩珍浟艘皇住澳镣钡摹洞痃娙跷獭罚骸安蒌仚M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歸來飽飯黃昏后,不脫蓑衣臥月明?!?/p>

“牧童是古代詩歌中常見的兒童形象?!庇峤淌诮庾x說,牧童騎著牛,不是規規矩矩地騎,而是橫坐著;他吹笛也不是認真地吹,而是“無腔信口吹”。于是,牧童調皮天真的神態,活生生地呈現在讀者面前,使人為之耳目一新。

古代游戲有哪些_古代有什么游戲_古代游戲有什么特點

又如詩人范成大的《四時田園雜興》:“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辈粫匾膊粫棽嫉膶O兒孫女,農忙時也不閑著。他們從小耳濡目染,喜愛勞動,于是“也傍桑陰學種瓜”,就在茂盛成陰的桑樹底下學種瓜。“這是農村中常見的現象,頗有特色,表現了農村兒童的天真情趣?!?/p>

又如袁枚的《所見》:“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边@首詩描寫了生活中的一個小小細節,大聲歌唱表現的是童心的自由自在,隨后的閉口不言也是由于童心所致。“寥寥數語,描繪了兒童瞬間的神態變化,刻畫出一個活潑可愛的形象,整首詩充滿情趣,很有韻味?!?/p>

“諸上所引述的作品,都充滿了童趣。作者雖然都是成人,但是都具有一顆童心,反映了中國古代兒童的生活,展現了兒童的天性?!庇嵯沩樈淌诳偨Y說,“我們發現,中國古代的兒童熱衷的游戲是生活中的游戲。這些游戲與自然有關、與季節有關,是就地取材‘DIY’來的。這種游戲對于兒童的身心發展大有益處,值得我們借鑒?!?/p>

古代游戲有哪些_古代游戲有什么特點_古代有什么游戲

課后,俞教授鼓勵孩子們,和古代兒童一樣,走出家門,親近自然,釋放天性,獲得樂趣。正如《論語》所說:“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