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孩子開開心心來園、離園,這些小游戲少不了!
入園小游戲
“習慣養成始于晨。”
有趣的晨間活動既是幼兒一天集體生活的開始,也是幼兒良好生活習慣、生活自理能力養成的開端,更是幼兒消除緊張感,積極來園不遲到的動力。
幼兒園入園的彈性時間較大,早來的孩子可以進行值日、閱讀、自主區域游戲、照顧自然角等安靜的活動。
等一大半的孩子到齊后,一名老師負責接待晚來的孩子,另一名老師應安排豐富多樣的活動來奏響孩子們幼兒園生活的序曲,避免早來的幼兒消極等待。
01
01、小兔拔蘿卜
場地:戶外
教師將蘿卜放在一邊當蘿卜地。
――“菜地里的蘿卜豐收了,我們一起去把它們拔回家。”
第一次游戲時,雙腳并攏連續向前跳。
第二次游戲時捉小魚游戲玩法,雙腳時而并攏時而分開跳。
第三次游戲時,雙腳并攏向左向右跳到蘿卜地里拔蘿卜。
最后,放松身體,結束活動。
聽音樂做放松運動。
幼兒每人拿一個圈,當做汽車方向盤,開著汽車把蘿卜運回家。
02
02、網小魚
場地:戶外
玩法
將幼兒分成兩部分,一部分幼兒做魚兒,一部分幼兒做網。做網的幼兒圍成一個大圓圈,做魚兒的幼兒站在圓圈中間。
游戲開始,全體幼兒念兒歌:魚兒魚兒游啊游,游到西來游到東,魚兒魚兒快快游,小心魚網網住你!
兒歌念完,做魚兒的幼兒找空隙鉆出去四散跑開,圓圈上的幼兒做成一個大魚網,盡量把魚兒網住。
待圓圈里的魚兒鉆出去一大半時,大魚網變成小魚網,小魚網可以由2個或3個幼兒做成,被捉到的魚兒不能再參加游戲。直到把魚兒都捉完。
第二次游戲讓幼兒換角色進行。
03
03、迷迷轉
場地:戶外
玩法
幼兒兩臂側平舉,在原地旋轉。
邊轉邊念兒歌:“迷迷轉,迷迷轉,大風吹來,快快站。”
當念到“站”字時,幼兒馬上停止旋轉。
每回最多轉3圈,以防幼兒頭暈跌倒。
04
04、木頭人
場地:戶外
玩法
一起叫口令:“我們都是木頭人,不許說話不許動,不許走路不許笑!”
口令完畢,立即保持靜止狀態,無論本來是什么姿勢,都必須保持不動。
如果有一人先忍不住說話,或者笑,或者行動,則這個人出局。
然后再開始下一輪木頭人游戲。
05
05、做冰塊
場地:戶外
玩法
大家一起念兒歌:“做冰塊,做冰塊,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方,有的圓。”
念到最后一個字時,每個幼兒都必須停住不動,并盡量擺出各種不同的身體造型,就像真的被冰“凍”住了一樣。
如有幼兒動了,則出局。
如沒有人動,教師可說“太陽出來了,冰就化掉了”,幼兒可以自由地動了。
游戲可反復進行。
06
06、異口同聲
場地:室內
玩法
教師準備若干張水果或動物卡片;
每組抽取一張卡片(四到五名幼兒一組比較適宜),并選出一名幼兒來猜對方的卡片;
根據卡片的提示,每組組員要安排每人說哪一個字,一齊說出。比如:蘋果,兩名幼兒說:蘋,另兩名幼兒說:果,以此類推;
分組進行PK,猜對即為獲勝。
07
07、照相機
場地:室內
玩法
教師準備若干張動物卡片;
幼兒面向教師站好,集體說兒歌:我有一架照相機,照出照片真像你。我來給你拍個照捉小魚游戲玩法,馬上把照片送給你;
教師出示卡片并說:咔嚓,然后幼兒需要做出卡片里小動物的動作;
游戲可反復進行。
08
08、猜猜我是誰
場地:室內
玩法
全班幼兒坐成半圓形,請一個幼兒背對大家坐好,請另一個幼兒走到他椅子后面,輕輕敲椅子背三下,坐著的幼兒問:是誰敲我的門呀,敲門的幼兒說:猜猜我是誰;
如坐著的幼兒猜不出,可再問:你是什么人,站著的幼兒答:我是你的好朋友;
猜對了,就調換幼兒,游戲重新開始。
離園小游戲
幼兒每天離園前有一段等待家長來接的時間。
坐在座位上開展一些輕松的小游戲,可以幫助老師迅速整理好班級秩序,也能為孩子離園的時光畫上快樂的句號。
01、開心動物園
小班、中班
玩法
學習打節拍:第一拍拍手,第二拍拍腿,反復、連貫拍出節奏。
大家一邊拍節奏,一邊問動物園里有什么?
第一位幼兒站起來一邊說動物園里有猴子,一邊模仿猴子的動作。
每位幼兒依次接著邊說邊做動作,整個游戲中幼兒都要一起打節拍。
如果有幼兒重復了前面小朋友說過的動物名稱,則游戲結束捉小魚游戲玩法,該幼兒為大家表演一個節目,游戲重新開始。
可以變換游戲主題:如開心果園,說出水果的名稱等等
02、翻花繩
大班
玩法
欣賞老師翻花繩。
幼兒兩兩自主探究翻花繩的方法。
組織幼兒比賽:看誰翻得最好看、比比誰翻得最快。
可提供不同粗細、顏色的花繩進行游戲,以提高幼兒的興趣。
03、玩手影
小中大班
玩法
鼓勵幼兒在手影墻前自主玩手影游戲(可為幼兒提供臺燈作為光源)。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